立即咨询

首页 行业新闻 文章详情

中国制造2025能获取成功吗

来源:互联网   作者:张晨    发表时间:2018-02-08    浏览量:4980



我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期,这是一个很委婉的说法,其实,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期”,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培训出来之前,这种切肤之痛恐怕要持续下去,并且充满社会和经济矛盾迸发的危险。众所周知,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人力成本(包括环境、资源成本)上升背景下,依靠廉价取胜的“中国制造”传统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经济未来将向何处去?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总理李克强力促下,《中国制造2025》横空出世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基于经济严峻紧迫的现状,政府也千方百计寻找突破口,试图逆转困境,为此,今年两会上,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站在“互联网+”这个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我国经济飞起来。与此同时,鉴于德国工业4.0时代的开启,在李克强力促之下,“中国制造2025”计划浮出水面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互联网+”一道成为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行动指南。


《中国制造2025》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德国工业4.0倒逼出来的结果。所谓德国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111月公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的一项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看,德国工业4.0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按照设想,工业4.0连接的是生产设备,即生产一体化。战略核心就是通过CPS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规模效应不再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产品由趋同向个性转变,未来产品都将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极端情况下将成为自动化、个性化的单件制造;用户由部分参与向全程参与转变,用户不仅出现在生产流程的两端,而且广泛、实时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简要来说,如果说蒸汽机和电的发明,开启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并且确立了工厂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模式,那么后来信息化革命,则为工业生产增添了强大助力,信息技术革命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产手段,带来了生产力大发展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革。那么进入德国工业4.0时代,则是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生产方式,为富有知识和想象的人的创造“插上翅膀”,助推德国制造从“精益求精”向“卓越创新”道路上迈进。


相比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则是立足于本土国情,力图转变“中国制造”廉价模式的赶超战略。根据介绍,《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个十年进入世界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个十年即204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最终在建国一百周年成为制造强国。


其重点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如果说德国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智能生产,那么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知情人士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业等战略任务,争取通过10年时间,在2025年中国迈入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诚然,《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无疑长远可行,但关键在于具体的执行。毕竟,该计划最终成功与否,离不开政府和企业针对科研技术庞大的资本投入,和院校机构持久的基础性研究。总之,一切和钱紧密相关。

 

资源显示,在全球创新投入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20名的国家,有19个是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研究与开发费用,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2.8%,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始终在1%以下。以美国为例,2008年是美国金融危机最严重的一年,即使如此,当年美国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依然高达3,33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的研发经费为2,330亿美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71%


与之相比,我国可谓大相庭径。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1,846.6亿元(折合1933亿美元),增长1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8%,比上年的1.98%提高0.1个百分点。


“过万亿元的科研经费看似总量不少。但是基础研究的投入有多少呢?”科学院院士杨卫用表示,“基础研究的投入这几年的占比都很稳定,基本占到经费的5%左右。2013年大约占到4.8%左右。”


在杨卫看来,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应该继续增加。为什么?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研究在的占比出奇地低,“其他国家占比10%20%”。这和整个科技经费的投入来源有关系,我国的经费尽管超过万亿元,但76%以上是企业执行的,而“企业的经费中真正用于基础研究的凤毛麟角”。


另外,据我国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披露,我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用于真正科技研发,而60%均用于开会出差等。很多所谓的“科研项目”只是为了抢食财政资金,并非真正为了研究。“不少企业为了争专项补助资金,把精力放在了拿项目上,几乎放弃了对科技研发,这成为普遍现象。”


可见,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和研究机构浮躁短视的心理行为,以及中国企业“工匠”精神的缺乏,成为制约中国产业创新的“短板”,政府如果想力促《中国制造2025》规划成功,必须创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激励机制,同时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从多个方面支持鼓励社会企业和相关机构创新。否则,《中国制造2025》很可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永远停留在想象、概念、规划而非具体有效施行的尴尬途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