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 中国制造业能否把握
12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主编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4)No.4》在京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4)No.4》是产业蓝皮书系列研究的第四本,重点研究了制造业问题和发达国家发展制造业的经验。
当发达国家在推动制造业进入深刻的技术变革期时,中国的制造业正步入一个新的向中高端迈进的阶段。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让中国制造业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的制造业能否利用这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平稳地实现转型,冲上时代的浪尖?既需要深刻把握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也需要认真分析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走势,真实地分享它们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制造业进入新阶段
报告指出,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在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仍占很大比重。从趋势上看,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中高端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爬坡积累的结构调整阵痛期。
传统优势部门正在下坡、新兴优势部门正在上坡两种现象正在交织进行。中国以前一直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其比较优势明显弱化。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虽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呈走弱趋势,其显示对称比较优势指数2000年之后,下降至0.4以下,2007年下降至0.3以下。低技能与技术密集产品制造,开始从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地位上下滑,成为弱优势部门。中等技能与技术密集和高技能与技术密集产品的非零部件电子产品制造在经过一段时期快速上涨之后,有下降迹象。长期以来,处于劣势地位的部门,非电子类中等技能与技术密集产品、高技能与技术密集产品,其比较优势都呈现强化趋势,这些部门正处于艰难的爬坡期。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仍处于强势地位
报告指出,与服务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仍处于强势地位,是推动中国出口市场份额持续上升的主体力量。
在分析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如果综合考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2003年、2004年、2010年和2012年是四个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年份,这是四个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实现超越的年份。中国的总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2003年超过英国、法国,2004年超过日本,2010年超过德国,2012年超过美国。
推动中国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首要动力源于货物贸易,而在货物贸易中,制成品则是主力军。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出口(包括服务)的比重2002年超过英国、法国,2004年超过日本,2007年超过美国,2009年超过德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货物出口的比重,除2011年出现徘徊外,一直呈增长之势。2013年,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货物出口的比重达到11.75%,不仅大大高于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南非和俄罗斯(这三个国家2013年的比重分别为1.28%、1.79%、0.5%和2.76%),而且分别高于美国约3个百分点、德国约4个百分点、日本约8个百点,美国、德国和日本2013年的比重分别为8.4%、7.7%和3.8%。
中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增长主要为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所推动。中国制成品出口占全球制成品出口的比重,2000年超过英国,2002年超过法国,2004年超过日本,2006年超过美国,2007年超过德国。中国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08年为2%左右,2013年为2.2%,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由2008年的12.7%增加到2013年的17.4%。中国制成品占其货物出口的比重2003年即超过90%,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直稳定在93%左右。
与制成品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出口在全球的影响则要小得多,其比重长期不足5%,与美国等相差甚远,这虽然为中国的服务业出口提供了潜在的广阔空间,但迄今为止,中国服务仍没有表现出能利用这个空间的潜力,服务出口的各个门类中也并无哪个门类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美国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个部门是版税和许可证费、金融服务,而中国这两个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微不足道,服务贸易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成为推动中国出口增长的支柱性力量。
四大因素制约中国制造业
报告认为,金融服务、物流成本、知识生产部门的竞争力和软实力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四大因素。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即使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知识生产领域的竞争力,过去30多年虽然不断提升,但迄今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中国的物流成本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远高于发达国家。与硬实力相比,中国的软实力相对较弱,这在中国创意产品的出口中得到了深刻反映。中国是创意产品出口大国,但在更能体现一国软实力的电影、图书报刊等领域的竞争力都很弱。中国在六大类创意服务出口中,除广告、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服务外,其他创意服务与美、英、德等国相比存在极大差距,甚至比不过印度。
金融服务业方面,截至2013年,中国金融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仍低于1%,相较之下,与拥有发达金融市场的美国和英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2013年美国和英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04%和18.69%,二者之和约占全球金融服务业贸易的44%。与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德国和日本相比,中国也存在较大差距:德国的金融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到5%,日本的金融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略高于1%;拥有法兰克福金融中心的法国的金融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2013年为1.98%。与金砖国家比较,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中游水平,仅比南非、巴西和俄罗斯略高一些,低于印度。2000年以来,金砖国家的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印度的金融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速度快于其他四个国家。2001年,金砖五国金融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为巴西(0.34%)、印度(0.33%)、南非(0.26%)、俄罗斯(0.14%)和中国(0.11%),2013年排名变为印度(1.77%)、中国(0.95%)、巴西(0.87%)、俄罗斯(0.51%)和南非(0.26%)。
再来看创意产品领域,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意产品2012年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的市场占有率为37.98%,高出在发达经济体中的市场占有率约10个百分点。就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而言,中国在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占有率增长稳定,2012年中国创意产品在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占有率较2005年提高了约11个百分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在2007年之后出现过短暂的下降,但2010年开始出现了较强的增长势头。
就产品类型来考察,中国在发达经济体中的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包括工艺品、设计、时装、玩具、新媒体等,其市场占有率都在28%以上,中国的此类产品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的市场占有率都在30%以上。此外,中国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的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还包括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等,其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中国的视听产品和出版物虽然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的市场占有率要高于发达国家,但其竞争力相对较弱,电影、报纸等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低得可以忽略不计。(在发展中经济体中:2012年电影0.46%,报纸0.62%;在发达经济体中:2012年电影0.00%,报纸0.06%)
应实施双轨战略推动制造业平稳转型
报告指出,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在未来的制造业发展中,应实施双轨战略,推动制造业的平稳转型,使中国经济平稳转向新常态。
实施双轨战略就是发挥后发优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总体上仍属于追赶型经济,如何追赶?那就是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向发达国家学习,不断地实现产业升级。追赶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的策略上,就是推“进口替代”,生产那些中国还不能生产、需要进口的产品。实施进口替代,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通过推进进口替代,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
实施双轨战略,还需要实现必要的“跨越”,就是在前沿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培育全新产业。全球正在发生的深刻的技术革命,既发出了中国必须进行前沿技术研究,才能最终赶上发达国家的强烈信号,也为中国着手推动前沿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难得一遇的机会。在这一次新产业革命过程中,很多国家提出了重点发展方向和推进战略。如美国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选择的重点方向包括:在关键国防安全产业领域,提高国内制造能力,包括小型的高效能电池制造、先进合成材料制造、金属加工技术、生物制造、可替代能源等。开发先进材料,加速先进材料的应用,包括与信息技术相关、清洁能源技术和国防安全领域的先进材料等;投资下一代机器人,协助工人、医生、战士、航天员完成关键的难以完成的任务;推进提高能效的制造工艺等。中国在前沿技术的创新上,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提出的这些领域和方向,但这些国家提出的前沿领域对于中国选择技术突破的方向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
未来制造业发展重点在于四方面
发达国家推进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关注如何应对全球化的竞争、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人口结构的改变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未来的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也将发生变化,快速响应能力、复杂制造能力、定制化生产能力、可持续能力和适应创新变化的能力将成为新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光子学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增材式制造技术将在未来与传统工业基础技术共同构成制造业新的技术体系。
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几乎都制定了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重点发展的制造业部门的规划,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强调的发展方向不同,但其所选择的新兴产业都具备以下特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资本增值;具有全球竞争力水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利和健康,对生态和环境友好,能源消耗较少,原材料使用率高;能够为就业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综合起来,生态产业、新能源产业、生命科学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将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