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咨询

首页 行业新闻 文章详情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未来在何方

来源:互联网   作者:张晨    发表时间:2018-03-21    浏览量:3209



这是一组令人骄傲的数字:201618月,辽宁省数控机床产量48414台,同比上升17.9%;产品数控化率达到75.7%。而在过去的2015年,辽宁省机床产业销售收入达40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振兴途中,辽宁省机床产业的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新常态下,机床企业与装备制造业一道遭遇着市场需求量下滑、生产要素变化等诸多压力。眼睛盯着过去注定没有前途,市场也在倒逼促转型升级,机床产业的新出路在哪儿?


近日,记者在省内重点机床企业调研时真切感受到,直面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度过当前转型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全面对标高端,提高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摸索中加速企业提质升级。


打通产业链条才会攀上高端


在刚刚结束的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连光洋科技集团生产的五轴联动机床再次赢得了市场的喝彩,拿下了价值数千万元的订单。


这是高端产品的力量。董事长于德海告诉记者,光洋集团目前只生产机床中的高端产品——五轴机床,正因如此,目前企业订单已排到2017年底。2016年前10个月,光洋集团销售额达1.2亿元,同比增长三成。“我们的市场很好,产能过低才是让我最着急的事”。


在大连机床集团,高端产品同样是主流。副总设计师赵宏安告诉记者,前三季度,大连机床产品数控化率达到了83%2015年同期为78%,而且这些机床中的五成都具备智能化。


有统计显示,目前在国内正使用的机床中,数控机床数量不足10%,而发达国家已高达70%,对国内机床企业来说,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光洋集团是国内五轴数控机床年产销量最大的供应商,但年产量目前也仅有百台左右。告别低端,将更多甚至全部精力投入到高端战场,正成为越来越多的辽宁机床企业的共识。


如何与国外巨头对标高端,让企业再上新台阶,考验着辽宁机床业的耐力和智慧。


每当有客户参观厂区,数控装置、电机设备和驱动装置等生产车间总令光洋人感到骄傲——即便是目前许多国内做高档机床的企业,其关键控制部分或执行部件基本都要依靠配套,而光洋集团的关键部件是完全自主的。


现在已是光洋集团科德数控公司副总工程师的蔡春刚,2006年毕业来到光洋时,正值企业提出打牢基础、推进全产业链战略的关键时刻。“论研发实力,我们不如高校;论财力,我们不如国企。但我们能为了一款高档机床长达7年不求索取,反复试验,能做到这种坚持和坚守,才是最令我们感到骄傲的。”


掌握全产业链使光洋机床在技术进步、性能提高和可靠性保证上,少了障碍,更少了受制于人,也使得光洋有可能把航天发动机等高端服务领域的工艺定量化需求摸透摸清,为用户提供更好更优的设备。由于是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在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提供周期上会比同行快,成本控制上也能做到最好。


放弃短平快的发展路径,而选择走这种考验耐力、比拼实力的艰辛路径,打通全产业链让光洋最终所获不菲。这对于辽宁甚至整个中国机床业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吃透了高端的这点儿事,光洋甚至有了指哪打哪的本事。在车间里,一台造型怪异的车辆格外吸引眼球。这是光洋2015年独立研制的一台电动概念车,四个车轮上都有电机,相当于102.4升排气量汽车的动力,特别适合做工程车或机场摆渡车等特种车辆。董事长助理田兆强说:“这都得益于我们彻底掌握了高档机床的数控、电机和驱动系统技术,研发这台车,我们只花了3个月。”


以长远投资眼光进行市场布局


经济低迷时期,机床市场的竞争更具典型意义。近几年,德国的德马吉森在我国销售的五轴机床,将机床功能做了“减法”;西门子推出适用于中端客户的数控系统等等。


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天维认为,那些在行业中如雷贯耳的国外企业开始从高端进入中端,它们尚且如此布局,辽宁机床企业在对标高端过程中,确立全面面向市场的战略思维尤为重要。


1113日,周日,晚上8点半,大连机床的五楼会议室里坐了30多人,一场涉及集团决策层,研发、经营和生产部门,以及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营销部门的跨国视频会议准时开始。海外区域经理或销售代表每人用20分钟向大连总部陈述市场行情、客户开发、订单和回款情况,集团决策层现场征求各部门意见,进行市场部署。


这样的会已经坚持开了两年,每周三次。


任何对短期回报有巨大期望的,都偏向于投机,而真正的投资是看好未来。在发力研制高端产品的同时,辽宁省机床企业在市场上做着长远布局。


大连机床董事长陈永开说:“在高端产品竞争最为激烈的国际市场,大连机床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作为开辟市场的首要区域,并在那里组建机床组装厂和销售服务公司等。”723日,大连机床集团与俄罗斯第一大燃气仪表制造商——甘斯德瓦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资协议,双方确定在俄合资建立数控机床制造公司。


在国内市场,大连机床以东莞这个世界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中心为重点,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成立具备完整创业链条的众创空间。大连机床在此通过与租赁公司和银行合作为入驻企业给予授信融资,让创客们以租赁的方式使用到高档机床,并为创业者联系华为、中兴、OPPO、联想、魅族等知名企业,为入驻企业提供产品准入机会。通过租赁,每台机床只需出租3年即可收回成本。目前,大连机床已经手握1.5万台租赁机床订单,占据着东莞30%的机床市场,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


下一步,大连机床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东莞模式。


大连机床市场部部长王国民告诉记者,国际化是大连实施高端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国际与国内市场销售额是四六开,2017年这个比例将正好倒过来。


人无我有方能更胜一筹


大连经济开发区的双D港本是个不起眼的地方,现在走进那里,会让人大吃一惊。一个位于地下数十米深,有3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双层厂房正在建设当中。


“未来这里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床地下生产工厂,光洋的全部机床都将在此生产。新工厂不仅解决了企业的产能受限问题,机床精度也将更高、更稳定。”董事长于德海每天都去工地了解施工进度,力争在2017年部分投产。


而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高档数控机床并非普通商品。业内人士指出,国外在出口高档数控机床方面有着很多限制,可以细化到加工什么样的零件,甚至在机床的安装定位上,必须在合同上有限制性说明。如果挪动机床,必须向国外厂家报批,否则机床内部就会自动锁机。


在经历与世界机床巨头同场竞技后,踌躇满志的辽宁机床业深深感觉到,对标高端不应仅限于技术和市场层面那么简单。在高端上深做文章,将高端产品再细分化和信息化,人无我有方能更胜一筹,是对标取胜的利器。


于德海说:“想让机床加工出的零件精度高,用来生产机床的机器精度得更高。而金属会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形,因为我们追求的是万分之一毫米的精度,只有地下15米深处的温度才会全年相对保持恒定。在德国仅有少数机床企业部分实现地下生产,我们这样做就是要全面超过它们。”


在沈阳机床,正大力实施i5战略计划,提升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目前i5智能机床作为主导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产品符合用户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供不应求。沈阳机床依托i5核心技术及i5智能产品,打造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由过去单一的产品买卖转向提供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


企业在沈阳市浑南区组建公益性智能制造研发创新中心,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持续开发,形成i5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并通过合资合作,构建社会化智能工厂。计划用3年时间,在面向航空航天、汽车工业、IC装备、数字化医疗、智能机床等领域建立10家智能示范工厂。


干别人没干过的活、干不了的活,用高端产品与市场对话,不断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才能永远走在前面。明天的辽宁机床业,必将为今后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牵动力。